<strike id="6oz2r"></strike>
        1. <object id="6oz2r"></object>
        2. 免費注冊 找回密碼

          中醫護理 癥瘕

          時間:2012-11-06 14:53來源:護士考試 作者:lengke 點擊: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本病以婦女胞宮或胞脈、胞絡等部位結成包塊,伴有或痛、或脹、或滿,或影響經、帶、胎、產諸證,臨床上可出現月經過多或過少、疼痛、閉經、血崩、漏下不止、帶下增多、墮胎、小產、不孕等證。為了及早防治,要早期診斷,早期發現,及時治療。如癥瘕發展緩慢,按之柔軟活動者,多屬良性,預后較好;如癥瘕伴疼痛有長期出血,或五色帶下,有臭氣,多為惡性,預后不良。本病的形成,多與正氣虛弱,血氣失調有關,由于氣滯、血瘀等因素而為病,治療時因其在氣在血的不同而有所側重,病在氣者,理氣行滯為主,佐以理血;病在血者,活血破瘀散結為主,佐以理氣,并遵循“衰其大半而止”的原則,不可過于攻伐。護理過程中,隨證隨型,采取不同護理措施。

          1.觀察癥瘕的大小、性質、活動度及發展趨向,有無壓痛,邊緣是否光滑等。如癥瘕較大,質地堅硬,不能活動,按之或有作痛,表面凹凸不平,發展極為迅速,預后多不良;若包塊較小,質地尚好,活動,光滑,無明顯壓痛,生長緩慢,預后較好。并注意觀察其他不適癥狀。

          2.注意休息,勿勞累,可參加輕微活動,禁止劇烈運動,體質虛弱經常頭昏,貧血較重者,應臥床休息,必要時絕對臥床。

          3.患者體質虛弱,宜注意保暖,病室向陽,隨氣候變化,及時增減衣被,以防外邪侵襲,更生他病。

          4.湯藥宜溫服,服化瘀消癥之藥,注意觀察服藥后有無腹痛及胃腸道不適等反應,有劇烈疼痛時,應及時報告醫師處理,尤其血瘀患者,服化瘀消癥藥后,不可隨意外出,以免陰道突然出血,發生意外。

          5.加強情志護理,安慰患者消除憂慮,穩定情緒,幫助其保持心情舒暢,樹立樂觀主義精神,以利癥瘕消除。

          6.飲食宜食瘦肉、禽、蛋類增強患者體質,還須多進食活血化瘀、消積除癥之品,如海帶、海蜇、木耳、山楂等。忌生冷辛辣酸澀之品,以免損脾凝血。

          頂一下
          (0)
          0%
          踩一下
          (0)
          0%
          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  發表評論
         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,嚴禁發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動的言論。
          評價:
          表情:
          驗證碼:點擊我更換圖片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招生方案 | 免費試聽 | 報名演示
          課件更新 | 網校介紹 | 答疑周刊
          網校學員——快速注冊通道
          衛生資格考試培訓